【2024年10月14日訊】(記者張雨霏編譯報導)我們生活在一個豐富多彩、充滿生機的地球上,生物多樣性是大自然賦予我們最寶貴的財富,也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然而,一份新報告卻顯示,全球野生動物數量在過去半個世紀裡驟減逾七成,而棲息地喪失是造成這種狀況的最主要原因。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上週四(10月10日)發布的《地球生命力報告》顯示,在1970年至2020年的50年間,全球野生動物的種群數量平均下降了73%,這一數字比兩年前高出了4%。
這一結論是基於最新的「地球生命力指數」(LPI)得出的。LPI是衡量自然健康狀況的指標,最新的LPI分析了迄今為止科學家收集到的最龐大的數據集,涵蓋了全球5495個野生動物物種的近3.5萬個種群,其中包括兩棲類、鳥類、魚類、爬行類及哺乳類,結果發現從熱帶森林中的大象到大堡礁附近的玳瑁海龜,多種野生動物的數量正急劇減少。
其中,淡水生物種群數量下降最為嚴重,降幅達到85%。其次是陸地和海洋生物種群,分別下降了69%和56%;從區域上看,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動物數量消失最為嚴重,下降幅度高達95%,這一數字在非洲地區為76%,在亞洲和太平洋地區則為60%。
報告指出,棲息地的退化和喪失是野生動物面臨的最大威脅,其次是過度開發、外來物種入侵、疾病和污染等。
該報告的主要作者兼世界自然基金會首席科學顧問邁克‧巴雷特(Mike Barrett)說,人類的活動,「特別是我們生產和消費食物的方式」,導致動物的自然棲息地逐漸消失。
報告還警告說,生態系統的退化和部分區域暖化正迅速將整個地球推向不可逆轉的臨界點,一旦包括亞馬遜雨林、北極和海洋等在內的重要生態系統突破維持平衡的臨界點,未來幾年野生動物的數量可能會進一步減少,進而給自然和人類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該報告的發布恰逢世界各國領袖準備齊聚哥倫比亞參加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討論如何恢復自然之際,截至目前,已有近200個國家已承諾遵守2022年達成的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協議,其中包括到2030年將世界陸地和海洋的30%納入自然保護地。世界自然基金會藉此機會呼籲各國制定和實施更為積極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政策。
世界自然基金會英國分部負責人坦尼婭‧斯蒂爾(Tanya Steele)告訴英國廣播公司(BBC),自然生境的喪失「使許多生態系統瀕臨崩潰」,而健康的生態系統直接關係到我們的健康、繁榮和福祉,這份報告再次向人類敲響了警鐘。
她說:「我們認為這不是普通公民的責任,而是企業和政府的責任。為確保未來的子孫後代也能享受到生物多樣性帶來的福祉,我們必須守護好我們的地球和最珍貴的自然資源。」